目前位置:首頁>>學習資料>>想象力

[想象力] 訓(xùn)練孩子想象力

文章來源:本站         發(fā)布時間:2013-08-29 16:00:00

       東方司樂專家為家長介紹幾種訓(xùn)練孩子想象力的簡便方法:

圖形想象。拿出一個簡單的圖形,如圓形,讓孩子想象它像什么,鼓勵孩子說得越多越好。如像鐘、像球、像布娃娃的臉、像太陽等等。

一物多用。找一些常見的物品,讓孩子想象它有什么作用。如拿一只鉛筆問孩子:“鉛筆有什么作用?”孩子會馬上回答:“能寫字、能畫畫。”此時大人要加以引導(dǎo):“寶寶真聰明,回答得很對。再想一想還有什么作用?”孩子想得越多越好,如能敲鼓、能做螞蟻過河的小橋、能攪拌水、能當小尺用、能支撐小物品等等。這些都是具有發(fā)散性和創(chuàng)造性的答案。

畫想象畫。教孩子畫一些想象畫,會極大促進孩子的想象力。這種畫不能以成人的眼光來衡量畫的內(nèi)容是像還是不像,要讓孩子充分表現(xiàn)出他自己的意愿、想法和生活體驗。想怎么畫就怎么畫。把太陽畫成黑色,把皮球畫成方的都許可。

一事多解。在生活中遇見問題時,父母不要急于包辦,可讓孩子想幾種解決的方法。如外出突然下雨了,沒帶雨傘,讓孩子想出幾種不同的回家方法,以免遭雨淋。

講通話故事。童話故事比較適合兒童的想象特點。因為它人物不多,內(nèi)容夸張,情節(jié)生動。經(jīng)常聽童話故事的孩子比起那些不聽的兒童,想象力要豐富得多。講完一個故事,可以讓孩子作簡單的復(fù)述。

故意為難法

媽媽提出一個假設(shè)問題,要寶寶想辦法,等他想出來后,媽媽繼續(xù)順著這個答案提下一個“怎么辦”,故意為難寶寶,直到提不出問題為止。

示例:媽媽:“如果你回家時,爸爸媽媽都不在,家里沒人,你進不了門。你會有什么辦法?”寶寶答:“打電話給爸爸媽媽,叫你們回來開門。”“萬一我們回不來呢?”“我到鄰居阿姨家等你們回來。”“鄰居家也鎖門了呢?”我在外面繼續(xù)玩。”“你要是不想玩呢?”“我就在門口等。”“你等得很煩呢?”“我就坐在門口睡著了!”

不知不覺中,把寶寶引入思考的境地,挖掘想像的潛能,養(yǎng)成愛思考、善于解決問題的好習慣。

故事接龍法

和寶寶編故事。媽媽說一兩句,寶寶接一兩句,媽媽再接下去,如此循環(huán)。不管故事編得如何,編到哪兒,都不重要,重要的是能接上,邏輯上說得過去就行。寶寶接得越快,說明思維越敏捷。

示例:媽媽說:“有只小雞出去玩,遇到一只小狗。” 寶寶接:“小狗嘴里叼著骨頭。”媽媽接:“小雞很想吃骨頭,眼巴巴地望著小狗。”寶寶接:“小狗想分骨頭給小雞吃。”媽媽接:“可是,小狗想起媽媽的話,骨頭要給生病的狗爸爸吃……”

開始的時候,接一句就行,不要太長。太長了,寶寶把握不住故事情節(jié),反而增加了續(xù)接的難度,因為寶寶本身要把精力放在續(xù)接下一個情節(jié)上。

形象比喻法

通過觀察某種事物,聯(lián)想到類似這種事物形態(tài)的另一種事物。媽媽可以根據(jù)事物的多個角度來引導(dǎo)寶寶去比喻和聯(lián)想。

示例:媽媽把書立起來:書的樣子像什么?寶寶答:“像扇門,像窗子。”媽媽把書放平問:“現(xiàn)在又像什么?”寶寶答:“像豆腐,像大積木,像一棟樓,一塊平地。”媽媽把書打開豎放再問, 寶寶答:“像扇子,像商場的旋轉(zhuǎn)門。”媽媽把書攤開平放,寶寶答:“像張開的兩片葉子。”

從不同視角來比喻有一定的難度,如果寶寶一時答不上,可以不斷鼓勵和啟發(fā)他,甚至報出你想像出來的東西:“你再看看,是不是像……”

加減改換法

媽媽可通過增加(減去)或改換事物的一部分來引導(dǎo)寶寶思考,開啟他的想像思維。

示例:媽媽:“如果一張只能睡兩個人的床要睡十個人,會怎么樣?”寶寶答:“會擠下去,會熱死掉,會搶被子,會打架。”媽媽問:“如果房子沒有一扇窗戶會怎么樣?”寶寶答:“會很熱,會很黑,會看不到風景。”媽媽問:“如果狗身上長著雞頭會怎么樣?人也長尾巴會怎么樣?”寶寶聽了一定會發(fā)笑,很樂意地配合你去思考、想像。

媽媽的問題提得越有趣,寶寶就越愿意去思考和想像,這對寶寶來說,是個快樂的游戲,而不是枯燥的事情

這里為家長介紹幾種訓(xùn)練孩子想象力的簡便方法:

圖形想象。拿出一個簡單的圖形,如圓形,讓孩子想象它像什么,鼓勵孩子說得越多越好。如像鐘、像球、像布娃娃的臉、像太陽等等。

一物多用。找一些常見的物品,讓孩子想象它有什么作用。如拿一只鉛筆問孩子:“鉛筆有什么作用?”孩子會馬上回答:“能寫字、能畫畫。”此時大人要加以引導(dǎo):“寶寶真聰明,回答得很對。再想一想還有什么作用?”孩子想得越多越好,如能敲鼓、能做螞蟻過河的小橋、能攪拌水、能當小尺用、能支撐小物品等等。這些都是具有發(fā)散性和創(chuàng)造性的答案。

畫想象畫。教孩子畫一些想象畫,會極大促進孩子的想象力。這種畫不能以成人的眼光來衡量畫的內(nèi)容是像還是不像,要讓孩子充分表現(xiàn)出他自己的意愿、想法和生活體驗。想怎么畫就怎么畫。把太陽畫成黑色,把皮球畫成方的都許可。

一事多解。在生活中遇見問題時,父母不要急于包辦,可讓孩子想幾種解決的方法。如外出突然下雨了,沒帶雨傘,讓孩子想出幾種不同的回家方法,以免遭雨淋。

講通話故事。童話故事比較適合兒童的想象特點。因為它人物不多,內(nèi)容夸張,情節(jié)生動。經(jīng)常聽童話故事的孩子比起那些不聽的兒童,想象力要豐富得多。講完一個故事,可以讓孩子作簡單的復(fù)述。

故意為難法

媽媽提出一個假設(shè)問題,要寶寶想辦法,等他想出來后,媽媽繼續(xù)順著這個答案提下一個“怎么辦”,故意為難寶寶,直到提不出問題為止。

示例:媽媽:“如果你回家時,爸爸媽媽都不在,家里沒人,你進不了門。你會有什么辦法?”寶寶答:“打電話給爸爸媽媽,叫你們回來開門。”“萬一我們回不來呢?”“我到鄰居阿姨家等你們回來。”“鄰居家也鎖門了呢?”我在外面繼續(xù)玩。”“你要是不想玩呢?”“我就在門口等。”“你等得很煩呢?”“我就坐在門口睡著了!”

不知不覺中,把寶寶引入思考的境地,挖掘想像的潛能,養(yǎng)成愛思考、善于解決問題的好習慣。

故事接龍法

和寶寶編故事。媽媽說一兩句,寶寶接一兩句,媽媽再接下去,如此循環(huán)。不管故事編得如何,編到哪兒,都不重要,重要的是能接上,邏輯上說得過去就行。寶寶接得越快,說明思維越敏捷。

示例:媽媽說:“有只小雞出去玩,遇到一只小狗。” 寶寶接:“小狗嘴里叼著骨頭。”媽媽接:“小雞很想吃骨頭,眼巴巴地望著小狗。”寶寶接:“小狗想分骨頭給小雞吃。”媽媽接:“可是,小狗想起媽媽的話,骨頭要給生病的狗爸爸吃……”

開始的時候,接一句就行,不要太長。太長了,寶寶把握不住故事情節(jié),反而增加了續(xù)接的難度,因為寶寶本身要把精力放在續(xù)接下一個情節(jié)上。

形象比喻法

通過觀察某種事物,聯(lián)想到類似這種事物形態(tài)的另一種事物。媽媽可以根據(jù)事物的多個角度來引導(dǎo)寶寶去比喻和聯(lián)想。

示例:媽媽把書立起來:書的樣子像什么?寶寶答:“像扇門,像窗子。”媽媽把書放平問:“現(xiàn)在又像什么?”寶寶答:“像豆腐,像大積木,像一棟樓,一塊平地。”媽媽把書打開豎放再問, 寶寶答:“像扇子,像商場的旋轉(zhuǎn)門。”媽媽把書攤開平放,寶寶答:“像張開的兩片葉子。”

從不同視角來比喻有一定的難度,如果寶寶一時答不上,可以不斷鼓勵和啟發(fā)他,甚至報出你想像出來的東西:“你再看看,是不是像……”

加減改換法

媽媽可通過增加(減去)或改換事物的一部分來引導(dǎo)寶寶思考,開啟他的想像思維。

示例:媽媽:“如果一張只能睡兩個人的床要睡十個人,會怎么樣?”寶寶答:“會擠下去,會熱死掉,會搶被子,會打架。”媽媽問:“如果房子沒有一扇窗戶會怎么樣?”寶寶答:“會很熱,會很黑,會看不到風景。”媽媽問:“如果狗身上長著雞頭會怎么樣?人也長尾巴會怎么樣?”寶寶聽了一定會發(fā)笑,很樂意地配合你去思考、想像。

媽媽的問題提得越有趣,寶寶就越愿意去思考和想像,這對寶寶來說,是個快樂的游戲,而不是枯燥的事情

可能你會喜歡:

[想象力] 假想游戲培養(yǎng)寶寶想象力

[想象力] 培養(yǎng)孩子的想象力很重要

[想象力] 如何培養(yǎng)小學生的想象力